工业电脑龙头研华(2395)本周召开法说会,董事长刘克振对外强调「研华不是AI概念股」。但事实上,研华在此领域确实默默耕耘多年,甚至和辉达(NVIDIA)是相当密切的合作伙伴。研华究竟布了什麽局?他们又如何看待长期的AI商机?
「研华到底是不是AI人工智慧概念股?」生成式AI大崛起,许多台厂打入相关供应链,或被辉达(NVIDIA)、超微半导体(AMD)等大厂点名为合作伙伴,备受瞩目。研华也不例外,这是董事长刘克振近一两个月来,在各个聚会场所经常被问到的问题。
「我基本上回答都说不是,不是啦!」本周法说会上,AI同样是外界关注的议题,但刘克振一开口,便如此对外释疑。他解读,AI概念股必须和ChatGPT所带动的云端伺服器需求有关,以这点来说,和研华的生意毫无关系。
刘克振所言有理,但拉广来看,从法说会释出的讯息中,不难可见研华确实在此领域默默耕耘多年,在AI时代,也复制过往专注於利基型工业电脑的优势,走出一条不同的路。他们究竟布了什麽局?又如何看待AI商机?
长期与辉达(NVIDIA)携手,朝利基型工业用AI伺服器发展
时间拉回2016年,在医疗领域,已开始有客户提出使用GPU处理AI运算的需求。
「工业领域客户需要的GPU寿命很长,比如医疗领域大概要十年,但如果当时去买辉达的Geforce或Quadro系列,它们的生命周期只有三、五年,」研华产业云暨影像科技事业群副总经理鲍志伟向《远见》记者分享,当年他们便找上辉达,提议由研华来做工业用途的GPU卡。
从GPU卡开始,开启研华与辉达的合作契机,2019年进一步打造Jetson边缘运算电脑。鲍志伟解释,不同於云端服务商如今大肆抢购的AI伺服器,工业用AI伺服器主要进行边缘运算,必须有影像撷取技术、影像处理的技术,更重要是对垂直应用市场相当熟悉,才有办法真正放量生产。
辉达过往产品主要用於消费性电子领域,包括PC、行动装置,对工业应用的需求并不熟悉;反观研华,身为深耕40年的工业电脑龙头,业务遍及零售、博弈、医疗、交通等多重领域,正好可以达成互补关系,研华对於相关产品的规格制定,也因此有更多话语权。
於是,当今年Computex国际电脑展黄仁勳旋风来台,所有人都将关注焦点放在辉达的DGX、HGX,造成相关供应链如纬创、广达、英业达、技嘉等组装厂,迎来一波股价飙涨时,研华已默默切入另个领域——辉达於去年推出的工业级边缘人工智慧平台「IGX」。研华虽非独家采用,但因跟辉达关系密切,今年9月就将率先推出样品供客户测试,预计年底量产。
为了专注与辉达的合作,研华今年甚至单独成立数十人的产业智能事业单位(Industrial AI BU),除了上述产品线,也包含未来可在工厂大量部署、随插即用的智慧AI镜头(ICAM),同时积极投入相关软体研发。
「现在大家都在关注云端AI伺服器、关注H100需求不够,辉达在(边缘运算)这块也比较低调,但我们自己在看,当云的部分部署差不多後,辉达下一个大的成长动能,说不定会在这一块,」鲍志伟透露。而反过来说,未来这对研华也将是相当有潜力的成长动能。
图/研华与辉达合作之产品线。截自研华法说会简报。
导入生成式AI,有望加速物联网事业进展
除了携手辉达,研华目前也和超微、Intel等展开合作,目前在手专案超过300个,遍布各领域,并已从概念验证阶段走向量产,预计两、三年後就会慢慢发酵。
上述硬体、软体商机之外,事实上研华自今年3月起,也开始将微软生成式AI导入既有工作流程中。刘克振指出,过去多年研华在物联网平台积极布局,蒐集大量生产线设备数据,但却苦无杀手级的应用突破。
生成式AI问世後,反倒扭转了局势。刘克振举例,过往解读数据仪表板耗时费力,加上生成式AI後,直接询问「大楼要节能,需调整哪台机器?」「为什麽加班的人只有20%,但耗电还是60%呢?」就能获取答案,「以前要请200个工程师才能做到的事,现在只要20个工程师就可以了。」他说。
回想去年第二季法说会上,刘克振大叹物联网事业年亏1.5亿元,进度不符预期。想不到一年後的现在,因有生成式AI助阵,或许有望加速AIOT商机的进展。
也因此,尽管刘克振不将研华归类为「AI概念股」,但细究各样布局,无论在工业用AI边缘运算伺服器硬体、软体,及物联网事业上,确实都凸显出研华未来的机会,更是他们重新擦亮招牌、翻转外界对工业电脑产业既定印象的契机。
「AI确实有道理,因为这个潮流就是这样,但对我们来讲,大概是两三年以後的事。研华一直以来都是温吞、长期主义,短期爆红跟我们无关,我希望保持这个状态,」刘克振诚恳地说。
更多精采报导,欢迎加入《远见》 Line官方帐号!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