马斯克新上任推特!员工、用户「剉咧等」 多项收费功能陆续曝光

image source:TenMax提供

文/TenMax

焦点一|马斯克完成收购推特!新上任即大动作裁员,拟推多项收费功能

上周四 10 月 27 日,马斯克终於完成推特收购案,这代表自四月延烧至今的收购推拉战,在此告一段落。然而随之而来,是一连串马斯克对推特平台与团队编组大动作的改革。才刚接手推特,马斯克立即裁员几位高官,包含执行官、财务官与法务负责人,而据华盛顿报导指出,不久後推特就会裁员至少 25% 的职位,并後续再根据营运需求规划业务与团队。如此大幅改革,马斯克再次展现出严厉的管理方式,与难以预测的行事风格。

image source:CNBC

马斯克上任频频出招,不只让推特员工措手不及,社群用户也如坐针毡。马斯克向平台开发团队提出的第一项指令,是将推特原本的订阅制会员方案 Twitter Blue 从每月 4.99 美元的价格,提高到每月 19.99 美元,并且考虑向过去已拥有蓝勾勾验证(Blue tick)的用户收取费用。然而在 11 月 2 日,马斯克在他的推特帐号宣告最终结果:全球用户将能以每月 8 美元的价格,换取 Twitter Blue 会员等级与验证蓝勾勾。

同时,若成为推特的会员,还能享有优先使用部分功能的权利,包含发布长影音、广告数量减半、特定文章免看广告,以及回覆、搜寻与标注的优先权。马斯克如此积极规划会员制度,是因为他期待未来推特订阅制会员的盈利,能达到公司营收的 50%,因此抬高会员价格、祭出免费用户的功能限制,正是他改革推特运营模式的第一步。

image source:@elonmusk

针对在推特投放广告的企业品牌,马斯克曾在收购前夕寄信安抚广告商家,承诺推特平台将会持续开放广告版位,然而各大品牌与广告业界,仍对推特前景感到不安。马斯克过去绳发表对推特平台上的广告很反感,然而当他接管推特後,却转头表明对个人化广告的期待。他曾在推文中提到:「低相关性的广告是滥发讯息,高相关性的广告是内容资产。基本上,推特的理想是成为全球最受尊崇的广告平台,并且强化品牌与企业商务发展。」显然,广告营收仍是推特要维持营运的一大关键。

除此之外,马斯克在不到一周内,就迅速提出几项推特的改革方案,期待能补足收购拉锯战造成的亏损,然而大部分的项目,都仍在观察市场反应与测试可能性的阶段。这些项目包含考虑向用户提供更多收费进阶功能,让用户能在推文中发布长影音,并向想要观看的其他用户,收取 1 到 20 …

2022数位转型焦点:亚马逊、Costco热切竞逐的零售媒体广告(RMN)是什麽?

Image Source:pexels

文/TenMax Tobey

近两年,零售媒体联播网(Retail Media Network,简称「RMN」)跃升国外电商与数位广告圈的热门关键字。不仅亚马逊、沃尔玛、家乐福等零售巨头大步先行;数位巨擘 Google、广告技术龙头 The Trade Desk,以及市场研究权威机构 eMarketer 等,也纷纷投入 RMN 的热潮之中。零售电商发展自家媒体、拥抱广告盈利将成常态;品牌行销人员,也势必得将 RMN 列入行销计画之中。

今年 3 月,eMarketer 发布了一份最新报告,揭示 2022 年零售媒体前景;本篇文章,TenMax 除了分享最新数据,也将一次汇整关於 RMN,行销人该知道的所有重点!

什麽是零售媒体联播网(RMN)?

顾名思义,RMN 指的是由「零售电商」发展而生的「媒体联播网」。零售电商,意即可透过线上完成交易的零售商店,诸如国外的亚马逊、沃尔玛,又或是国内的 PChome、全联⋯都属此类;而联播网,则代表有能力提供广告版位,让品牌置入广告的媒体。

简单来说,零售媒体广告,就是出现在零售电商平台中的广告内容;而广告版位包含线上与线下两类:前者如 APP、官方网站等线上空间,後者如实体门市的 DOOH 与店内看板。2021 年数据指出,九成的零售媒体广告支出,发生在零售商的电子商务平台上,其余才是线下门市的 DOOH 与店内看板等格式。

「那麽,零售媒体广告为什麽走红?」

零售媒体广告之所以在近两年间备受瞩目,可从零售商和品牌端各自遭遇的困境谈起。对零售商来说,电商崛起使得贩售商品的利润受到挤压,促使零售商思索「商店/产品变现」外的其他可能,而大量顾客数据带来的「低成本、高利润」广告商机,无疑是一大机会点;对品牌而言,传统电视广告的成效,随着电视收视率下降而受挫,线上广告则因第三方 Cookie 遭到弃用,而面临锁定失准、成效追踪不易等困境,此时,寻求更可靠的媒体成为当务之急——显然,零售媒体广告有机会成为上述两大问题的解方。…

电商退货商品最後的下场是「被烧掉」?看巨头 Amazon 怎麽处理超大量逆物流

Image Source:instagram/amazon

文/林羽彤

台湾网购市场特有的 7 天监赏期无条件退货服务,对消费者来说,是一项非常方便的服务,但网购订货不取及退货一直都是电商卖家的心头之痛,这种「逆物流」,成为许多跨境电商无法解决的痛点,无论是在成本还是货物後续处理都成为电商棘手解决的问题。

消费者大量退货也带给地球污染更大的负担,而身为电商龙头的亚马逊该如何处理这看似毫无尽头的退货浪潮呢?它给出的答案是,烧掉。

烧掉退货商品只是逼不得已的选项

亚马逊指出,不会将任何商品送往垃圾掩埋场,因此最後的选择就是以「能源回收」的方式烧掉。不过再将商品烧掉之前,公司会先让所有退回的商品都赋予重生的机会,也因绝大多数被退回的产品都是原包装,所以再销售其实不困难,甚至可以退回给卖家或者捐出去。

要走到将商品烧掉仅适用於法律、卫生原因,又或者是商品受损严重而导致无法回收、不可回收。

退回的商品通通送给慈善机构

2021 年,亚马逊在物流上的支出将近 1520 亿美元,退货甚至占了大多成本。

因此为了降低成本,亚马逊在 2019 年启动了一项捐赠计划,让美国卖家通过非营利组织 Good360,自动将多余和退回的商品全都捐赠给 100,000 个当地慈善机构。

根据 CNBC 报导指出,全国零售联合会的一项调查发现,2021 年向零售商退货的商品总额达 7610 亿美元。这创下纪录的数字甚至超过了美国 2021 年用於国防支出的 7410 亿美元。

各国消费者都一样,他们想要有轻松的购物体验,退货亦是。2018 年对 1,300名网购者的调查发现,如果退货流程容易的话,有 96% 的人会因此增加回购率,而如果要支付退货额外的费用, 69% 的人甚至会选择放弃购买,因此亚马逊一直以来都在完整消费者轻松的退货的机制。

Image Source:Amazon.com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