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成式 AI 成为让人上瘾的工作神器,苹果为何要阻挡电子邮件 APP 结合 ChatGPT?

【TechOrange 编辑部导读】

你是否开始将 ChatGPT 应用在工作上,用它来拟 E-mail 草稿或是润饰报告语句?如果电子邮件应用程式可以直接结合 ChatGPT 功能,将可以为所有工作者省下不少时间、提升工作效率。

但苹果在日前却阻止了电子邮件应用程式「BlueMail」新增 AI 功能的更新。苹果这麽做的理由是什麽呢?

华尔街日报(WSJ)周四(2 日)报导,出於对人工智慧潜在危害担忧,苹果阻止一款电子邮件应用程式「BlueMail」的更新,该应用程式试图新增 AI 功能,使用 ChatGPT 来帮助用户自动撰写邮件。

消息传出後,苹果 (AAPL-US) 盘中股价小跌 0.59%,每股暂报 144.45 美元;ChatGPT 概念股微软 (MSFT-US) 和辉达 (NVDA-US) 一度下挫但随後转涨。

按照苹果的逻辑,基本上所有基於 ChatGPT 或同类 AI 的应用程式,都将阻止更新或进行其他限制。此为最新一起围绕 AI 生成内容如何使用,以及使用范围如何限定的典型争议事件,这场争论也显示出人们并未对 ChatGPT 等工具的广泛使用做好准备。

》抢先阅读 TechOrange …

搭载M2晶片的MacBook air亮相、iOS 16锁定画面大更新!苹果WWDC亮点一次看

苹果年度开发者大会WWDC於7日凌晨登场,软硬体祭出大更新。硬体产品方面,MacBook Air、MacBook Pro皆现身,惊喜搭载全新M2晶片,采台积电5nm制程;软体中则以iOS 16更新最大,锁定萤幕大幅度「个人化」,可以调整字体和样式,iMessage可以编辑或收回已传送的讯息,watch OS、iPadOS和macOS也都祭出多工、隐私等多项更新。

M2晶片现身、采台积电5nm,MacBook Air首发搭载

苹果选在WWDC发表第二代自研处理器「M2」,并未如传闻中采用台积电4nm或3nm制程,而是「第二代强化5nm」,拥有多达200亿个电晶体,每秒能带来100GB的记忆体频宽,比M1晶片高出50%,统一记忆体容量也改善上一代不够用的问题,从16GB增加到24GB。

而M2也号称超低功耗,相较他牌10核心x86处理器,在相同能耗下能达到近2倍效能,若和12核心相比,则仅需1/4功耗就能达到87%效能。

紧接着公布的就是首款搭载M2晶片的笔电MacBook Air,体型相当轻薄,厚度仅11.3毫米,重量约1.2公斤,电量续航力长达18小时,并且首度支援快充功能,能在30分钟内充到50%电量。

在萤幕上,MacBook Air首次出现「浏海」,上头放置了升级版的1080p HD 相机,让视讯时更清晰,也因为浏海设计,让边框显得更窄,萤幕尺寸加大到13.6寸。

除了MacBook Air,苹果也改版了 13寸的MacBook Pro,搭载M2 晶片,续航也提升到20小时。

两款都将於「今年稍晚」开卖,售价也公布,MacBook Air定价新台币37,900元起,由於搭载全新处理器,较前一代贵出近5,000元,而MacBook Pro则是39,900元,和上一代价格持平。

iOS 16大更新,锁定画面不怕被挡住、送出的讯息可以编辑

全新iOS系统一直是WWDC的重头戏,而本次发布的iOS 16中发表超过10项更新,共有以下四大亮点,将於今年秋天正式提供下载,仅提供iPhone 8以上的机种更新至新版本。

1.「锁定画面」终於推出个人化功能

苹果在锁定画面上推出历年来最大幅度的更新。过去要挑选iPhone的锁定萤幕画面时,为了配合时钟和通知的配置,总是会盖住画面,相当苦恼,现在苹果首度祭出个人化设计的功能,加入了多层次景深效果,可以将照片分层,把画面中的主体放置在时间的上层,不会被挡住。

也开放用户为时间和日期工具自订颜色和字型,而「通知」也经过重新设计,不再一大串灰白盖住画面,改为摺叠在画面底部,点按後向上展开,也可以选择完全不在锁定画面中显示通知。

锁定画面还上可以新增小工具,例如放上行事历、天气、闹钟、电量等,让使用者在尚未打开萤幕就可以使用,还可以新增不同的「锁定画面分页」,可以区分成工作以及休假时使用的,放置相应的小工具并调整通知显示的设定,让生活和工作间取得平衡。

2.「iMessage」可以编辑、收回讯息

iPhone内建的讯息系统iMessage方面,则是新增不少让人「减少尴尬」的功能,例如可以让使用者直接编辑已经传送的讯息,或是直接收回,避免说错话的情形发生,同时也可以把对话标示为未读,避免带来已读不回的压力,可以在阅读後慢慢思考回覆。

另外也新增「同播共享」功能,使用这可以在讯息聊天时,和对方一起观看电影或聆听歌曲,增加互动的趣味性。

3.「共享相簿」自动蒐集回忆

苹果这次更新了不少人际互动上拉近距离的功能,这次是让家人、朋友共同的回忆可以被妥善蒐集成册,不再分散在各自的手机之中。

使用者可以创立一个iCloud 共享图库,最多可以有6位使用者共同使用,可以设定日期区间或是指定的人物,让符合条件的相片自动上传到相簿中,或是在拍照当下就选择自动上传到相簿,每位共享者都可以编辑、删除里面的照片。

4.Apple …

传iPhone 14 Pro将新增Always on Display,免解锁轻触萤幕就能查看讯息

苹果年度发表会WWDC 2022即将於下周登场,据《彭博社》报导表示,苹果即将发布的iOS 16系统将可能会升级萤幕保护和讯息等功能,未来就算iPhone是锁定状态,也还是能显示有限的讯息。

分析师马克.古尔曼(Mark Gurman)说明根据消息来源,随显萤幕(Always on Display)这项功能原本是预计用在iPhone 13上的设计,因为当时iPhone 13将配置LTPO萤幕,而这种面板不只功耗低,还能加快萤幕反应速度,因此可以支援这项功能,事实上,随显萤幕的功能已经在Android手机上支援多年,用户只需要手指轻点随显萤幕,手机仍在锁定状态下显示时间、电量和通知符号等资讯,供使用者可以快速检查特定讯息。

古尔曼表示如果随显萤幕的功能可以顺利上市,目前预期只有iPhone 14 Pro和iPhone 14 Pro Max会配置这项功能,因为苹果可能只会将最新的A16仿生晶片用於这两款较高阶的手机中,这项功能还会包含具有小工具功能的桌布,就像是升级版的Apple Watch,而iPhone 14 Pro可能会配置48兆像素的相机镜头。

除此之外,古尔曼认为苹果会在iPad上导入加强的视窗功能和多任务处理功能,近期他引用知名开发者Steve Troughton-Smith的发现,证实苹果可能正在开发一项让用户可以自由调整视窗大小的功能,而他预期苹果将在Messages中新增语音功能,以及Mac将会重新设计部分应用程式和调整系统的偏好设定,使其更符合iOS的设定。

有关MR(混合现实)的头戴式设备是否能在下周的发布会上公开,古尔曼抱持着较为保守的态度,他认为虽然此装置在公司内部已经展示过,某种程度上代表开发进度正在全速推进,不过是否可以在下周向消费者进行全面展示仍是未知数。

参考资料:Bloomberg、The Verge、9to5Mac

责任编:吴秀桦…

苹果的摺叠手机还有次萤幕,将使用元太电子纸,已在测试中

苹果公司(Apple)正在测试以E Ink 元太科技(8069)的电子纸显示器,作为折叠设备的外侧萤幕;该显示器同时也在与平板电脑相似的应用程式中进行测试。

「苹果先生」,天风国际证券分析师郭明錤预测,「电子纸显示器 (EPD)优良的电池节约性能,可让其成为折叠设备必备遮盖、次萤幕的解方。」

业界人士表示,苹果此次拟将iPhone打造成多萤幕手机,除了原先的主萤幕外,也将利用彩色电子纸作为次萤幕,用於显示文字讯息、用电状况等,且一次就搭载2片萤幕,要与目前市面上最畅销的三星(Samsung)Galaxy Z Flip3摺叠手机一较高下。

苹果竞争对手三星推出的Galaxy Z Fold 3以及Oppo的Find N,这些装置都采用OLED面板作为萤幕。苹果使用的E Ink萤幕反应速度较慢、能显示的颜色较少;不过,优点如郭分析师所述,会更省电。

同样使用E Ink的亚马逊(Amazon),其产品Kindles以使用单色显示器而闻名。该公司也有一系列彩色屏幕。最近,亚马逊发布了彩色E Ink 技术的新版本—E Ink Gallery 3,能以更高的辨识率产生更多颜色,刷新速度也比先前的彩色萤幕快得多,即使它的反应速度仍不及OLED、LCD面板。

自三星於2019年发布Galaxy Fold可折叠智慧型手机以来,许多果粉相当期待苹果推出折叠手机。摺叠手机的特色是能让使用者随自己的习惯、喜好自由变换萤幕大小。

今年二月时,彭博社的古曼(Mark Gurman)将苹果正在开发的20英寸可折叠装置描述为「iPad与MacBook的混合体」;郭明錤预测苹果最早可能在2025年发布一款9英寸的可折叠萤幕装置,至於E Ink显示萤幕的尺寸仍未知。

参考资料:
The Verge

责任编辑:吴秀桦…

Lightning即将迈入历史?苹果iPhone15传可能改为USB-C充电孔

有关iPhone充电孔是否要改为USB-C的讨论已经进行许久,而随着近期欧盟推动相关的法案,让一切逐渐明朗化,产业分析师也指出苹果将放弃旗下产品独有的Lightning充电孔,预计於2023下半年将产品充电孔改为USB-C。

天风国际证券分析师郭明錤在去(2021)年5月时曾表示,苹果暂时没有将充电孔改为USB-C的计画,主要是因为USB-C的防水能力比Lightning差,也不利於MFi(Made For iPhone)业务的盈利能力,因此比起使用USB-C充电,直接将充电孔移除并使用MagSafe无线充电较有可能性。

不过根据近日最新的相关调查,郭明錤分析苹果正准备在明年将iPhone专有的Lightning充电孔换为更为普遍的USB-C,如果改用USB-C作为充电方式,可以提高iPhone的充电及资料传输速度,不过更详细的规格还是会取决於iOS系统的支援程度。

事实上有关iPhone充电孔将采用USB-C的传言已经流传许久,到去年为止苹果皆表示没有相关计画,但在今年突然改口的原因被认为和欧盟的施压有关,欧盟考量到环保问题,希望藉由规格化充电器减少电子垃圾,并延长产品的使用时间,人们不再需要为了不同产品携带个别的充电器,并於4月下旬时以43比2的票数支持此提案,也就是说假如法案通过後,所有制造商未来在欧盟内贩售的电子产品皆必须配备USB-C充电孔。

不过反观苹果的另一项产品iPad皆已配备USB-C孔,苹果瞄准专业影像工作者的需求,配置USB-C孔可以加快与相机等配件之间的资料传送速度,解决了Lightning无法传输大型档案的问题,或许这会是苹果回心转意的原因之一。

即便苹果想要继续推动高利润的MFi计画,但在充电孔的问题上很难不忽视欧盟相关法案的推动,《Mac Rumors》认为假如这项法案确实通过以後,苹果势必得在欧洲贩售的iPhone上配备USB-C充电孔,至於是否要在其他地区贩售的所有iPhone产品中维持Lightning就得看苹果的考量了。

参考资料:The Verge、Mac Rumors、The Verge、Mac Rumors…

苹果发表会来了!松岭青iPhone 13、新款iPhone SE现身,6大亮点一次看

2022年首场苹果发表会於3/9登场,除了惊喜推出iPhone 13 Pro新色「松岭青」外,第三代iPhone SE也重磅登场,搭载苹果旗舰A15晶片,并支援5G,台币售价13,900元起,成为苹果史上最便宜的5G手机。

除了手机外,最大亮点就是M1家族再添新成员,连结两片M1 Max晶片的「M1 Ultra」现身,另外性能升级的iPad Air 5、桌机Mac Studio、Studio Display萤幕、以及Apple TV+串流平台加入全新节目,都是春季发表会中亮相的重要产品。

新一代iPhone SE成「最便宜5G手机」

外界传闻已久的第三代iPhone SE终於正式现身,这是苹果睽违两年再度推出低价的SE系列,最低只要13,900元台币就能入手,不仅首度支援5G,更惊喜搭载和iPhone 13相同的A15晶片,CPU表现是iPhone 8的1.8倍,

iPhone SE具备大家熟悉的Home键及Touch ID功能,是如今苹果唯一配备指纹而非Face ID的手机。外观设计和上一代相同,不过采用和iPhone 13系列相同的机背材质,宣称「市面上最坚固玻璃」,iPhone SE和前几代一样拥有三个颜色,午夜色(黑)、星光色(白)和PRODUCT RED1(红)。

相机方面也有升级,搭载1200万画素单镜头,并解锁iPhone 13系列中登场的「智慧型HDR4」运算摄影技术,定价较上一代SE上涨30美元。

iPhone SE 3售价

64GB NT$13,900
128GB NT$15,500
256GB NT$19,000
台湾时间3/11(五) 21时开始预购,3/18(五)开始供货

iPhone 13系列新色「松岭青」登场

苹果周三春季发表会iPhone SE 5G、iPad Air与Mac值得期待,Apple Car会是彩蛋?

苹果将於美国西岸时间3月8日上午10点 (台湾时间3月9日凌晨2点)举办「Peek Performance」春季发表会,美国科技媒体整理近期市场传闻,归纳出较可能将在春季发表会中揭晓的新品,其中包含第三款iPhone SE、新款iPad Air,以及换上M2处理器的新款Mac机种,甚至也预测可能准备「One More Thing」彩蛋,分享苹果未来产品规划方向。

iPhone SE 5G

第三款iPhone SE将会冠上5G名称,代表加入5G连网功能,但外型设计依然会与前一代iPhone SE相同,维持使用iPhone 8的设计,另外还将结合Touch ID指纹辨识器的Home键,而主相机依然会保留单组镜头。不过,iPhone SE 5G内建的处理器将会升级为A15 Bionic,与iPhone 13采相同处理器规格,同时提供64GB、128GB与256GB储存容量选项,配色则提供黑色、白色与(PRODUCT)RED红色三种选项。

新款iPhone 13配色

去年在春季发表会时,苹果宣布推出紫色款iPhone 12,此次春季发表会是否也准备推出新款iPhone 13配色,藉此增加更多市场销量,暂时还无法确定。

iPad Air

iPad Air与iPhone SE 5G一样将换上A15 Bionic处理器,并支援5G连网功能,其外观设计可能与2020年推出版本相同,维持使用USB-C连接埠、Apple Pencil ,以及整合Touch ID指纹辨识功能的电源按键,萤幕尺寸也维持在11寸设计。

M2处理器、新款Mac

苹果可能会在此次春季发表会上公布升级款M2处理器,将以2020年推出的M1处理器为基础,并且在核心数量、运作时脉等设计调整,预期将会应用在新款MacBook Air,但是会延续2020年推出版本所采用外型。

另一款采用M2处理器的产品则是新款13.3寸MacBook Pro,外型将延续去年更新的14寸与16寸版本设计,作为MacBook Pro系列入门选择。而14寸与16寸版本预期会在秋季时候更新,届时应该就会换上效能更高的M2 …

苹果AR/VR头戴装置有谱?传作业系统将名为「realityOS」

市场传言苹果将推出虚拟视觉头戴装置已久,近日有开发者从App Store上传日志及相关原始码内容,透露苹果可能将头戴装置所使用作业系统命名为「realityOS」。

从已推出产品的作业系统命名来看,苹果的手表装置作业系统称为watchOS、电视机上盒装置作业系统为tvOS,在原始码内容出现的realityOS,很可能就是苹果虚拟实境头戴装置的作业系统名称。不过,苹果目前并未对此作任何回应。

在更早之前,开发者也曾发现疑似为「rOS」及「Oak」等作业系统代号的命名,显然都是苹果为虚拟视觉头戴装置所准备的运算平台。

之前市场消息指出,苹果原订在2022年公布虚拟实境头戴装置,但似乎仍有部分问题需要解决,因此可能会延後至2023年揭晓,是否会在今年举办的WWDC开发者大会上公布,目前还无法确认。

目前市场消息指出苹果预计推出的第一款虚拟实境头戴装置,必须配合iPhone连接使用,预期在之後推出版本才会对应独立运作,另外在运算部分将等同搭载M1处理器的Mac机种效能表现,将能对应更稳定的虚拟视觉表现。

资料来源:Engadget、Twitter

责任编辑:侯品如…

Apple自研晶片早有端倪?苹果全球副总裁忆贾伯斯当年一席话埋伏笔

每隔一段时间,就会有个革命性的产品出现,然後改变一切。人一生能参与一件这样的产品就已经非常幸运了。

贾伯斯口中的「革命性产品」,Bob Borchers幸运地见证和参与了两个。作为苹果全球产品行销副总裁,他如今掌控着更大的担子,iPhone、iPad、Mac、Apple Watch…

Bob进入公司的那一年,iPod mini携Click Wheel面世,这个同时支持旋转触控和点控的标志性设计,不仅在人机互动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,也开启了苹果继个人电脑之後的下一个时代。

重新发明手机的想法也是从那个时代孕育的,而iPhone项目正是Bob Borchers入职苹果後参与的第一个产品。

推出第一款没有键盘的手机,需要很大的勇气。主流的声音是用户需要更大更快的键盘。但我们却背道而驰。我们把你的手指作为唯一的输入装置。为什麽人们要牺牲一半的萤幕,去妥协不是时刻需要的键盘?

iPhone重塑形态背後的隐喻是,对於一个随身装置而言,内容消费比键盘更重要。

市场和时间证明了团队的远见:之後的十多年,智慧手机的手机造型已经愈来愈趋近相同,但相似的萤幕里呈现的内容,却是前所未有的丰富。
如果说iPod是把1000首歌装进了口袋,那iPhone和iOS则是把网路装进了每一个人的口袋。

在Windows Phone和几个小众操作系统偃旗息鼓後,iOS和Android两分天下,统治着数以百亿计的智慧终端。而藉助App这个容器,智慧手机几乎串联起人们每一天的日常起居和衣食住行。

你不再需要掐点去看天气预报,不再需要走到路边招手叫车,不再需要走到户外一家家物色餐厅。你几乎所有的需求,都可以在拇指之间一个App上得到满足。

AI、演算法、隐私和人性

在15年的进化中,iPhone OS 3.0算得上一次举足轻重的迭代——iPhone第一次可以实现消息的推送(Push Notifications)。

推送改变了用户获取资讯的方式,它让App的资讯通知自动到达用户面前,某种意义上,手机成了一个私人秘书。

直到人们发现,这个秘书有点聒噪,夹带的广告也有点多。
在我们生活中,越来越多的事物吸引我们的眼球。但我们希望能设计出更多工具和能力,让用户行走世间,可以在任何需要的时候关闭这些噪音和杂讯,回到这个真实的世界。

在数位健康(Digital Wellbeing)的浪潮下,苹果做了一些有悖於商业利益的行动,比如在iOS12中增加了「萤幕时间」统计你手机的使用情况,并且能够给App设定使用时长的上限。

而在最新的iOS 15中,苹果也革新了通知形式,用通知摘要(Notification summary)简化通知的内容和频率。

与此同时,iOS 15还带来了专注模式(Focus)。可以让用户根据不同的场景,允许不同的App发送通知。

在App统治了人机互动规则的十年後,软体依旧在吞噬着世界,但App在为人们提供服务的同时,也不知不觉地把曾经开放共享的网路内容隔离在一台台服务器上。

演算法以一种「工具理性」的逻辑主导议题设置,消磨着人类的求知慾和好奇心,也在客观上激发这个世界的对立。

当演算法发现仇恨可以让你转发和评论,反智的言论和争议的话题就会铺满你的时间线。演算法也许不知道什麽叫愤怒,但它知道愤怒背後创造的流量和收益。

Bob认为应该靠「保护隐私」解决「工具理性」和「资讯茧房」的问题,他也解释了苹果人工智慧演算法的一些细节:

很重要的一点是,当我们处理影像、资料等数据组的时候,我们会选择把什麽样的数据喂给机器学习的模型,为此我们与全球的团队合作,确保这个过程中不会引入任何偏见。

与其他大公司利用云端运算做机器学习不同,苹果低於AI能力的调用完全来自於本地晶片的能力。

这个「大脑」有多大?iPhone上有多少用户数据快取可供机器学习调用?

对於绝大多数公司,这个大脑可能是数以TB级的云端数据,但对於苹果而言,只有平均200MB——这些大到你的声音和脸部数据,小到你滑手机的轨迹与习惯,都以加密的形式储存在iPhone的晶片之上。

对於用户隐私和数据的保护一直是我们最重视的工作。

苹果今年春天不只亮相iPhone SE!日网站揭:可能还有新款iPad Air

日本网站引用来自中国的消息人士谈话表示,今年春天,除了新款iPhone SE之外、苹果(Apple)还可能发表新型iPad Air产品,该款平板将搭载A15晶片、支援5G,但背面相机仍将采用单镜头配置、而不是之前谣传的双镜头。

向来报导苹果相关情报具有高准确度的日本科技部落格Macotakara 16日报导,根据中国可靠的消息人士透露,在2022年春天,除了iPhone SE(第3代)产品之外,苹果可能还将一并发表iPad Air(第5代)产品。

报导指出,和第3代iPhone SE一样、第5代iPad Air的外观设计将同於现行第4代iPad Air(2020年开卖),且规格将类似於iPad mini 6,采用A15 Bionic晶片、1,200万画素超广角前置相机、4-LED原彩闪光灯、支援5G。
如此一来,iPad系列FaceTime HD相机将全数成为支援人物居中功能(center frame)的超广角前置相机。

另外,之前曾传出第5代iPad Air将采用第3代iPad Pro 11寸机壳、背面相机将升级至双镜头规格,不过最终似乎仍将持续采用单镜头配置。

MoneyDJ新闻2021年11月2日报导,根据Strategy Analytic公布的调查报告显示,2021年Q3(7-9月)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年减10%至4,540万台。其中,苹果iPad出货量年增15%至1,730万台,全球市占率扬升至38%,拉大领先差距。

三星平板电脑出货量年减21%至750万台,市占率下降至17%;联想出货量年增5%至430万台,是所有安卓厂商中唯一年增长的,市占率扬升至9%。

本文授权转载自:MoneyDJ理财网

责任编辑:傅佩晴、钱玉紘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