苹果电脑萤幕不断「变大」、iPad尺寸也在上探,多功能让工作更游刃有余

2008年,贾伯斯从文件袋中取出MacBook Air,它便与「轻薄」深度绑定。

而楔形铝制一体式机身,也成为MacBook Air系列的最强设计语言。

14年後,搭载M2晶片的MacBook Air彻底告别了传统的设计,运用了与新MacBook Pro类似的扁平设计。

这也是MacBook Air系列改动最大的一次,但万变不离其宗,Air仍旧是轻薄便携的代名词。
新MacBook Air有着11.3mm的均一厚度,已经要比曾经的iPhone2G(11.6mm)还要薄。

不仅如此,新MacBook Air的萤幕尺寸也提升到13.6英寸,这微小的尺寸提升,不出意外应该就是「浏海」萤幕带来,实际体验中与传统的13英寸笔记型电脑区别不大。

如果想要一台大萤幕Mac的话,依旧只有MacBook Pro16一个选择。

在新MacBook Air发布前後,无论是显示器供应链顾问公司DSCC、天风国际证券的郭明錤,还是彭博社都根据消息来源,表示MacBook Air产品线会分化出一个15英寸的全新大萤幕尺寸。

不止是MacBook Air,iPad的尺寸也会上探到14.1英寸,并且未来不排除会有「折叠」版更大尺寸的iPad出现。

苹果「电脑」,萤幕一直在变大

按照苹果的定位,个人电脑其实有两条分支,一是传统的MacBook,二是iPad。

iPad刚出现时,是作为3.5英寸iPhone和13英寸MacBook的一个补充,9.7英寸就是其黄金尺寸。但随着Plus版iPhone的涌现,不断挤占着iPad原有的空间,而此前的「补位」便失去了意义。

另外,娱乐取向的iPad过长的生命周期,也降低了人们升级换代的意愿。

伴随着A系列晶片性能的崛起,iPadPro横空出世,萤幕尺寸也一举提升到12.9英寸。iPadPro再也不去补位,而是被扶持为下一代个人电脑。

同年(2016年),苹果宣布停产11英寸MacBook Air,13英寸的MacBook Air则成为Mac的入门产品。

在转向M晶片之前,苹果就将MacBook Pro的萤幕尺寸扩充到16英寸。之後,全新设计的MacBook Pro系列萤幕则提升到14.2英寸与16.2英寸。

即使抛开「浏海」窄边框萤幕带来的额外尺寸福利,新MacBook Pro仍然为了大萤幕在体积上做出了妥协。

在苹果产品序列中,「大萤幕」几乎就是Pro系列的一个标志,iPadPro最大尺寸为12.9英寸,MacBook Pro最大尺寸则是16.2英寸。

更大尺寸的萤幕,无疑给多任务、多线程工作带来了游刃有余的空间。

另外,在刚公布的iPad OS 16与mac OS …

MacBook Air换上M2处理器亮相、采台积电5奈米!13.3寸MacBook Pro也升级

随着M2处理器亮相,苹果也进一步揭晓先前有不少传闻的新款MacBook Air,另外也推出外观未作调整、保留Touch Bar设计,但是换上M2处理器的13.3寸MacBook Pro。

新款MacBook Air如传闻般,换上类似去年更新的新款MacBook Pro外观设计,取消过去使用许久的前薄後高的机身设计,同时也采用包含浏海造型的窄边框设计,因此萤幕尺寸变成13.6寸,而萤幕边框则并未像传闻改为白色,依然维持黑色边框,机身则在金色、太空灰与银色选项,额外增加蓝色版本,机身厚度仅有11.3mm,重量则是1.22公斤。

而萤幕则是采用Liquid Retina Display设计,对应500nits亮度表现,并且搭载支援1080P画质拍摄的FaceTime视讯相机,同样支援拍摄置中功能,键盘部分也在电源按键整合Touch ID指纹辨识功能。

机身采无风扇设计,搭载最高可达10核心GPU设计、24GB记忆体的M2处理器,SSD容量则最高可选2TB,电池最高可对应18小时续航使用时间,同样可透过MagSafe或USB-C连接埠充电,搭配高瓦数充电器则可对应67W有线快充,约可在30分钟内充入50%电量。

至於此次同步更新的13.3寸MacBook Pro,则是维持先前版本设计,依然保留Touch Bar介面,萤幕尺寸也维持13.3寸规格,萤幕亮度最高可达500nits,电池续航时间最长可达20小时,本身则采内建风扇设计,处理器一样可选最高10核心GPU、24GB记忆体版本,并且能搭载2TB SSD容量。

建议售价方面,新款MacBook Air将以1199美元起跳价格销售,台湾地区售价则从新台币37900元起跳,而新版13.3寸MacBook Pro则将以1299美元起跳价格销售,台湾地区售价将从新台币39900元起跳,并且取代原本搭载M1处理器版本,至於原本搭载M1处理器的MacBook Air则会持续在市场销售,价格则会调整为999美元起跳。

新款新款MacBook Air与换上M2处理器的13.3寸MacBook Pro将会在7月开放上市,台湾地区则尚未确认具体上市时间。

原本搭载M1处理器的MacBook Air会持续在市场销售,并且向下调整价格,而搭载M2处理器的MacBook Pro将直接取代原本采用M1处理器版本,价格则维持1299美元起跳。

另外,苹果此次更配合新款MacBook Air推出新款充电器,将提供两组USB-C连接埠,方便使用者帮新款MacBook Air补充电力之余,还能透过另一组USB-C帮iPhone等装置充电。

本文授权转载自:mashdigi

责任编辑:傅佩晴、吴秀桦…

传iPhone 14 Pro将新增Always on Display,免解锁轻触萤幕就能查看讯息

苹果年度发表会WWDC 2022即将於下周登场,据《彭博社》报导表示,苹果即将发布的iOS 16系统将可能会升级萤幕保护和讯息等功能,未来就算iPhone是锁定状态,也还是能显示有限的讯息。

分析师马克.古尔曼(Mark Gurman)说明根据消息来源,随显萤幕(Always on Display)这项功能原本是预计用在iPhone 13上的设计,因为当时iPhone 13将配置LTPO萤幕,而这种面板不只功耗低,还能加快萤幕反应速度,因此可以支援这项功能,事实上,随显萤幕的功能已经在Android手机上支援多年,用户只需要手指轻点随显萤幕,手机仍在锁定状态下显示时间、电量和通知符号等资讯,供使用者可以快速检查特定讯息。

古尔曼表示如果随显萤幕的功能可以顺利上市,目前预期只有iPhone 14 Pro和iPhone 14 Pro Max会配置这项功能,因为苹果可能只会将最新的A16仿生晶片用於这两款较高阶的手机中,这项功能还会包含具有小工具功能的桌布,就像是升级版的Apple Watch,而iPhone 14 Pro可能会配置48兆像素的相机镜头。

除此之外,古尔曼认为苹果会在iPad上导入加强的视窗功能和多任务处理功能,近期他引用知名开发者Steve Troughton-Smith的发现,证实苹果可能正在开发一项让用户可以自由调整视窗大小的功能,而他预期苹果将在Messages中新增语音功能,以及Mac将会重新设计部分应用程式和调整系统的偏好设定,使其更符合iOS的设定。

有关MR(混合现实)的头戴式设备是否能在下周的发布会上公开,古尔曼抱持着较为保守的态度,他认为虽然此装置在公司内部已经展示过,某种程度上代表开发进度正在全速推进,不过是否可以在下周向消费者进行全面展示仍是未知数。

参考资料:Bloomberg、The Verge、9to5Mac

责任编:吴秀桦…

苹果的摺叠手机还有次萤幕,将使用元太电子纸,已在测试中

苹果公司(Apple)正在测试以E Ink 元太科技(8069)的电子纸显示器,作为折叠设备的外侧萤幕;该显示器同时也在与平板电脑相似的应用程式中进行测试。

「苹果先生」,天风国际证券分析师郭明錤预测,「电子纸显示器 (EPD)优良的电池节约性能,可让其成为折叠设备必备遮盖、次萤幕的解方。」

业界人士表示,苹果此次拟将iPhone打造成多萤幕手机,除了原先的主萤幕外,也将利用彩色电子纸作为次萤幕,用於显示文字讯息、用电状况等,且一次就搭载2片萤幕,要与目前市面上最畅销的三星(Samsung)Galaxy Z Flip3摺叠手机一较高下。

苹果竞争对手三星推出的Galaxy Z Fold 3以及Oppo的Find N,这些装置都采用OLED面板作为萤幕。苹果使用的E Ink萤幕反应速度较慢、能显示的颜色较少;不过,优点如郭分析师所述,会更省电。

同样使用E Ink的亚马逊(Amazon),其产品Kindles以使用单色显示器而闻名。该公司也有一系列彩色屏幕。最近,亚马逊发布了彩色E Ink 技术的新版本—E Ink Gallery 3,能以更高的辨识率产生更多颜色,刷新速度也比先前的彩色萤幕快得多,即使它的反应速度仍不及OLED、LCD面板。

自三星於2019年发布Galaxy Fold可折叠智慧型手机以来,许多果粉相当期待苹果推出折叠手机。摺叠手机的特色是能让使用者随自己的习惯、喜好自由变换萤幕大小。

今年二月时,彭博社的古曼(Mark Gurman)将苹果正在开发的20英寸可折叠装置描述为「iPad与MacBook的混合体」;郭明錤预测苹果最早可能在2025年发布一款9英寸的可折叠萤幕装置,至於E Ink显示萤幕的尺寸仍未知。

参考资料:
The Verge

责任编辑:吴秀桦…

从 iPod nano 原型设计似乎能看到现代 iPhone 的影子,你会希望飞梭滚轮回归吗?

历代包括 iPhone 等 Apple 产品一路走到现在,我们看过不少流出的模型机(甚至也有实机)图片。比较少见的是他们的前 SVP 自己丢出产品设计的原型模型。近日,我们看到了超怀念的 iPod nano 的 Mockups 样品机,Tony Fadell 还以各种「What if…」带给我们很多「苹果多重宇宙」的可能想像。继续阅读从 iPod nano 原型设计似乎能看到现代 iPhone 的影子,你会希望飞梭滚轮回归吗?报导内文。

▲图片来源:Tony Fadel

从 iPod nano 原型设计似乎能看到现代 iPhone 的影子,你会希望飞梭滚轮回归吗?

当再度看到 iPod 造型的产品从 Apple 前员工 Tony Fadell 推特页面上蹦出後。突然觉得,在 iPod 当道的那个时代,似乎很难想像苹果行动产品的主轴居然会切换到全萤幕,甚至感觉已经朝向无按键设计前进的 iPhone 上。…

Vivo也进军摺叠机市场!新品X Fold亮相,标榜可以凹折30万次

在先前预告之後,vivo在4/12正式揭晓旗下首款萤幕可凹折手机X Fold,同时也确定未来将以此取代过往定调探索技术的NEX系列产品定位。

整体设计,X Fold采用类似三星Galaxy Z Fold系列机种使用模式,一样以向内凹折、外面额外配置萤幕的设计,而vivo则是在背盖采用皮革材质,分别提供蓝色与灰色款式,整体重量为311公克,折叠时的机身厚度为14.91mm,摊开後的厚度则是7.4mm,并且在机身左侧搭载独立静音拨键,方便使用者快速将手机静音,同时在顶部也保留红外线发射模组,同时搭载可量测海拔高度的气压计。

内外萤幕则采用三星E5等级AMOLED面板,并且支援120Hz画面更新率,内侧面板更支援自动调光的LPTO显示技术,而摊开後的面积达8寸,对应2160 x 1916解析度,显示比例采4:3.55,至於外侧萤幕则采6.53寸、2520 x 1080解析度,并且以21:9显示比例呈现,对应一般电话接听等经常使用功能操作使用。

比较特殊的是,X Fold在内外侧萤幕均采用超音波技术原理的萤幕下指纹辨识设计。

另外,在内侧萤幕凹折机构设计部分,除了沿用市场常见的水滴形式凹折设计,更采用仿照鸟类翅膀的折合特性,当内侧萤幕被摊开时,萤幕底下以锆合金打造的骨架,会将采浮动设计的中板托起,藉此将萤幕中央凹折部分撑起,让折痕可以变得较不明显,同时也额外增加支撑力道,而在折合时也会让中板降下,进而腾出额外空间收纳萤幕凹折部分。

至於内侧萤幕凹折半径控制在2.3mm以内,标榜能让凹折後的萤幕更加贴合,并且减少空隙,同时萤幕表面则以UTG玻璃保护,而萤幕凹折机构够获得德国莱茵 (TÜV)认证,标榜可对应30万次凹折使用寿命,约可对应长达10年使用耐用性。而萤幕分别可固定在60-120度之间角度,藉此对应不同使用需求,例如用於自拍,或是萤幕内容观看、视讯通话等应用。

硬体规格方面,X Fold采用Qualcomm Snapdragon 8 Gen 1,并且配置12GB LPDDR5记忆体,以及256GB或512GB的UFS 3.1储存容量,其他还额外配置硬体等级的资料安全防护,以及独立CS43131 Hi-Fi音讯晶片,另外则配置三组麦克风与更大音腔设计的双喇叭设计,电池容量则是4600mAh,对应66W有线快充与50W无线快充,同时提供10W无线反向充电功能。

而镜头设计部分,则采用内外均为1600万画素的视讯镜头,主相机镜头则同样采用与蔡司合作的T* 镀膜,广角镜头搭载5000万画素、三星ISOCELL GN1感光元件与光学防震设计。

另外则配置与X70 Pro+相同的超广角镜头与2倍人像镜,分别对应4800万画素、Sony IMX598感光元件,以及1200万画素、Sony IMX663感光元件,同时也配置一组5倍光学变焦、800万画素与光学防震设计的潜望式远距镜头。

vivo强调X Fold已经针对中国境内主流使用的金融、股票等app进行最佳化,同时也强化OriginOS的OCR光学文字扫描识别,以及原子笔记工具,另外也将原本对应Windows PC使用的量子套件带到Mac装置。

建议售价方面,vivo X Fold将以人民币8999元起跳价格销售,预计从即日起开放中国市场预购,但不确定是否会在其他市场推出。

本文授权转载自:mashdigi

责任编辑:傅佩晴…

传 Macbook Air 不但会重新设计,还会有 15 寸大萤幕

不久前郭明錤分析师针对 Apple Macbook 的未来发展做出了预言,认为 Macbook Air 很快就会被重新设计外观,至於里面会不会跟着改用 M2 晶片则还有待商榷。然而,现在这个话题又有了新的延伸方向,目前认为新设计的 Macbook Air 将会有两个尺寸。DSCC 首先跳出来指出可能有 15 寸 Macbook Air 正在开发中,接着郭明錤分析师补充认为该机可能在 2023 年第四季量产。如果消息属实,那麽以後为了笔电萤幕大小纠结要买 Air 或 Pro 的问题或许有望被缓解,因为不论是 Macbook Air 或 Pro 都会有 15 寸机种了。

More 预设广告

虽然 Apple 没有明确告诉大家 Macbook Air 为何始终只有 13 …

realme挑战旗舰机市场!推出「纸做的手机」 GT2 Pro,5大技术亮点一次看

手机品牌realme今(22)日推出旗下首款顶级旗舰机realme GT2 Pro,以「纸做的手机」环保设计,搭载高通 Snapdragon 8 Gen 1处理器等五项首发技术,对旗舰市场下战帖。

全球首款纸做的手机,持续探索永续性的未来设计

realme GT2 Pro规格上搭载多项首发黑科技显强悍性能,并以「纸做的手机」环保美学理念展独有特色,与工业设计师深泽直人联手合作,将自然融入科技推出「大师.纸」设计,选用与纸张同源的可再生原料「生物基」做为手机背盖材料,完美还原纸制品独特纹理和质感。

此外,外包装也同样实现环保精神,采用可分解大豆油墨印刷,间接降低碳排放污染,并积极制定「双零」企业目标,规画於2025年达成企业营运净零碳排放和零垃圾,落实对环境永续性发展的助益。

150°超广角镜头、鱼眼模式,配备双旗舰5000万画素主镜头

在realme主打的拍照功能方面,也有新突破。realme GT2 Pro配备後置三镜头,分别为5000万画素SONY IMX766 OIS旗舰主镜头、40倍放大显微镜镜头和5000万画素业界首发150°超广角镜头,与128°镜头相比视野提升20%,带来更宽广灵活拍摄体验。

不仅如此,为增添拍照的可玩性,开发全球首个鱼眼模式和加入3D照片功能,一键拍出以人为静态主体,背景动感的3D照片,搭配3200万画素前置镜头,不论自拍、拍人、亮光还是暗光下拍摄,都拿手。

首批高通 Snapdragon 8 Gen 1 处理器

realme GT2 Pro为首批搭载高通Snapdragon 8 Gen 1旗舰处理器的智慧型手机,采用先进4nm制程工艺和最新Armv9架构,使游戏、AI、影像性能和5G技术全面升级,而说到优秀的性能表现,当然离不开强大的散热技术,配备类钻石冰芯散热系统Plus,整体散热效率提升50%,核心温度峰值降低19°C,确保realme GT2 Pro持续高性能输出,并具备5000mAh大电池和65W SuperDart超级闪充,强悍续航持久畅玩。

首发2K LTPO2.0 平面萤幕、10.7亿精准色彩调教

萤幕部分,realme搭载首发2K AMOLED LTPO2.0 …

念书、睡前总是忍不住分心滑手机?这个小撇步2分钟助你找回专注力

我最喜欢安东尼.德.圣-埃克苏佩里(Antoine de Saint-Exupery)的一句名言:「完美不是再没有什麽东西可以添加,而是再没有什麽东西可以删除。」

两年前,我突然意识到,我的手机降低了我的生活品质。所以,我一直在想如何能改善这种状况。我并没有像大多数人那样,在手机里装各种自律软体来控制自己的手机瘾。因为我很快意识到,在手机里添加更多的东西并不能让我高效,所以开始专注於从手机里删除东西。

现在,大多数人看到我的手机,会认为它坏了。

这并不是因为它从来不响,也不是因为手机萤幕有裂缝,而是因为手机里的一切都是黑白的。
让我解释一下为什麽要这麽做。

1.我们的大脑天生就渴望颜色

就像拉斯维加斯的赌场用明亮的霓虹灯招牌吸引人们进去一样,智慧型手机也用明亮饱和的颜色来吸引你的注意力,因为我们的大脑渴望颜色。

研究表明,明亮饱和的颜色会让人从心理上得到满足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许多智慧型手机应用都重新设计了它们的界面,以迎合人们眼睛倾向的明亮颜色。以Instagram为例。Instagram的标志过去是棕色的,但後来为了更好地吸引眼球,设计团队把logo改成了明亮饱和的黄色、橙色、红色和紫色。

应用程式会使用红色来通知你未读的消息或电子邮件,这也不是巧合。2009年的一项研究发现,红色在增强我们对细节的注意力方面最有效。此外,1974年的一项研究发现,看到红色比看到蓝色或黄色更能引起汗腺活动的变化。

「我们从小就习惯了看老师阅卷的红色笔记,习惯了看红色的停车标志,後来我们慢慢把红色与危险、错误和警告联系在一起。」科学家兼作者朱丽叶.祖(Juliet Zu)在其中一项研究中写道。

作为一种文化,我们接受了红色表示紧急和重要,我们理解红色信号是需要我们关注的,苹果的红色通知框也是基於这个而设计的。

2.把萤幕变成单色

专栏作家安吉拉.拉什布洛克(Angela Lashbrook)在她2019年的一篇文章中准确地写道:「每次我解锁手机的时候,都感觉被手机骚扰了。」

当我们打开手机时,饱和的各种颜色会争夺我们的注意力,而红色的通知框则会让我们不由自主地打开电子邮件和讯息。有一个简单的方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:把你的手机萤幕变成灰色。

灰度会去除萤幕上的所有颜色。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技巧,但它对我们的大脑很有效,因为它让我们完美避开了App设计师构建的「色彩陷阱」。2021年的一项研究发现,消除萤幕上的颜色会让你的手机诱惑力更低。根据前Google设计伦理学家特里斯坦.哈里斯(Tristan Harris)的说法,将手机调成灰色可以减少查看社交媒体和玩手机游戏的冲动。

此外,2020年的一项研究发现,将手机切换到灰色状态的人,一周内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间比保持手机正常的人减少了37.9分钟。灰度化并不是什麽新鲜事,这项功能已经在我们的手机上存在好几年了。2016年,蒂姆.费里斯(Tim Ferris)已经开始建议大家把手机调成灰色来克制手机瘾了。

灰度的主要目的是让你的手机使用起来不那麽有趣。其结果就是,Instagram不再那麽光鲜,通知变成了角落里的数字,游戏失去了所有的视觉趣味。

3.如何把手机变成灰度?

把你的数字世界完全变成灰色之後,你可能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。我们可以从每天啓用灰度模式一小时开始,也许可以从晚上开始,尤其是你想睡觉又忍不住刷手机的时候。

不着急,慢慢适应,慢慢增加手机灰色模式的时长。当有一天你发现萤幕色彩丰富得让你无法忍受时,就证明你已经完全习惯了灰度。

以iPhone为例,要想把手机萤幕变成黑白,可以打开设置,点击辅助功能,找到显示和文字大小,接下来打开色彩滤镜,并选择灰度,这样萤幕就变成黑白的了。

我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助你少花点时间在手机上,把更多的时间花在你的家人、朋友、休息和值得专注的事情上。

本文经授权转载自:36氪

责任编辑:吴佩臻、钱玉紘…

电子阅读器比手机更护眼?从萤幕成像方式告诉你

在你家里,是不是有一台静静躺在角落里的Kindle呢?你是否还记得当初为什麽买下它?又是否记得为什麽把它冷落?但我猜你一定想像过像Kindle广告里的主角一样,在浴缸里、车上、沙滩上随时随地拿着它看书。

我就是这麽想的,并先後买了入门版Kindle和Kindle Oasis。但它真如广告宣传里说得那样,能帮助我们保护眼睛吗?

电子纸墨水萤幕如何成像

电子纸墨水萤幕的成像原理与更常规传统的LCD和OLED萤幕不同,在它的萤幕下是一个个墨水微胶囊,每个胶囊里都包含着黑、白两种粒子,其中黑色粒子带正电荷,白色粒子则带负电荷。

这些微胶囊夹在两层电极薄膜之间,给底部的电极施加正电压时,便会把带负电荷的白色粒子吸过来,留在上面的便是黑色粒子,呈现出的便是白纸黑字的效果。

由於双稳态效应,此时即便我们将电流断开,粒子也会维持现状。也就是说,只有在需要刷新画面的时候再通电,其余时间则可以断电使用,使得这项技术天然适合显示一些静态图像,於是电子阅读器(E-Book)和电子纸墨水萤幕相册应运而生。

正因为电子纸墨水萤幕上的图文呈现出近似於纸质书页的质感,而且不会自体发光,相对而言它对人眼的刺激没那麽大。

所以说,电子阅读器宣传的护眼是相对而言的,它确实要比手机、电脑萤幕更护眼。

我们平时常用到的LCD和OLED萤幕,都是依靠发光成像的特性,将光线直接射入眼睛,所以我们能看到萤幕上的内容;而电子纸墨水萤幕本身并不发光,就跟纸质书一样,外界光线照射到电子纸墨水萤幕上,经过反射才进入到人眼中,看着不那麽刺激,会比较舒服。

另外电子纸墨水萤幕页面停留时,不会发生画面刷新的动作,也就不会闪烁,读者观看时也会感觉较为舒适。

然而我们拿着Kindle一类的电子纸墨水萤幕产品,跟手持手机的距离差不多,这样近距离、长时间的阅读,都会让眼球处於紧张且疲劳的状态,长久以往同样会对我们的眼睛造成不可逆的负面作用。

与其期望多用电子纸墨水萤幕产品替代手机、电脑萤幕,达到保护眼睛的效果,不如改掉错误的用眼习惯来得实在。

另外,当年Kindle宣传随时随地看书的功能点时,喜欢用车上和沙滩椅上等场景去呈现,但这很伤眼。

首先车辆行驶时,路面不平会导致颠簸,此时人在车上捧着电子书近距离阅读时,眼球需要跟着颤抖的手快速运动,才能看清上面的字,非常容易导致眩晕。你可以通过斗鸡眼+快速转动眼球的方式模拟在颠簸的车上进行阅读的感觉,十秒就能让你产生严重的眩晕感。

当然,不光是电子书,手机、电脑、掌机、纸质书都不适合在行驶的汽车上进行观看。

另外电子书也不宜在强光下观看,强烈的太阳光反射在萤幕後进入我们的眼睛,同样会让眼睛产生不适感,甚至会引起角膜病变、黄斑变性等眼部疾病,那是由於长时间紫外线照射导致的,所以在沙滩上也不适合进行阅读,除非你已经做好一切防紫外线的工作。

所以电子阅读器与手机相比,前者对眼睛的损害相对更小,但若要保护我们珍贵的心灵窗户,还需保持正确的用眼习惯。

是否护眼,取决於用眼习惯

眼球为了看清物体,会通过调节晶状体的弯曲程度,改变晶状体的焦距,让图像聚焦在视网膜上,如果长时间进行近距离的阅读,长久挤压晶状体导致变形,继而形成近视或者加重近视的情况。

如果是先天近视患者,更要注意用眼健康了。

医学界把因使用电脑、手机等终端而导致的眼部症状统称为影像终端综合徵(Visual Display Terminal Syndrome)。

临床症状包括且不限於眼睛乾涩、刺痛、酸胀、畏光流泪、视力模糊不稳、散光、头痛、眩晕、记忆力下降、肩颈酸痛、关节功能障碍等等。看起来非常吓人,那要如何预防这类症状的出现呢?

我们做到以下几点,就能在最大程度上减轻日常用眼对眼睛造成的伤害:

  • 劳逸结合
  • 光线不宜过亮过暗
  • 膳食营养均衡
  • 眼睛不舒服尽快就医
  • 第一劳逸结合,不光是指劳作与休息并重,这词放在用眼问题上,主要说的是*避免长时间观看萤幕。弦绷太紧容易断,肌肉绷太紧容易变形。

至今为止没有长期实验证据表明眼保健操能预防近视,也没有任何主流医学机构在临床上宣称眼保健操有提高视力的功效,它唯一的作用就是闭目时让眼睛得到了短暂休息,但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放松的作用。

眼科医师同样建议,应尽量做到每半小时休息数分钟时间,让眼部神经有喘息的机会。现代人长时间坐在电脑前,不仅容易引起近视,还会导致肩颈酸痛,看到这不妨起身放松一下,平时也可以给自己定个闹钟,定时给眼睛放个假。

第二光线适中。电子纸墨水萤幕不会自发光,所以不少电子书都会在边框内嵌入灯珠,方便人们在暗光环境里进行阅读,但可能好心办了坏事。不少人因此喜欢在无灯环境下捧着Kindle夜读,或许是为了复刻凿壁偷光的感觉吧,但这正是用眼的大忌。

周围没有光,而萤幕亮着光,反而会对眼睛造成刺激。因此,室内设计领域还引入了照度标准值,在办公场所、便利店、图书馆里大多都达到了300 Lux的标准,不亮不暗刚刚好。

第三在膳食方面注重摄入对眼睛有益的食物,美国眼科协会发表过一篇文章,其中例举了一位17岁男生因饮食不当而导致失明的案例,这位少年常年只吃薯片、薯条、白面包和猪肉制品,营养不均致使他缺乏铜、硒、维生素D和B12,最终导致严重的视神经病变。

虽说这只是个例,大部分人都不会如此地偏食,但多吃不同种类的食物,保证各种人体所需元素的摄入很有必要。

文章作者在结尾处还列举了一些对保护视力有益的食物,包括绿叶蔬菜(富含叶黄素和玉米黄素)、柑橘类水果(西柚、橙子、柠檬等,富含维C)、豆类(富含锌元素)、冷水鱼(鲈鱼、虹鳟鱼等,富含Omega-3脂肪酸)、橘红色蔬菜和水果(胡萝卜、红薯、哈密瓜等,富含β-胡萝卜素)。…